
干货分享—风光摄影中空间感的把握
风光摄影教程极致风光风光摄影后期摄影大杂烩kshion青年摄影魅力光影部落视觉浪潮眼睛是个好相机
2022-05-29
经常听到有人我问,你这个层次感很强的画面是怎么处理的。
今天来谈一下这个问题。

前期:一是我比较习惯超广角镜头,通过用超广角很完整的囊括前中后的景。
二是通过逆光的形式,寻找相对较暗的前景对比太阳光强烈的背景,来拉开画面层次,交代整个环境氛围,这也是我前期的拍摄习惯。
后期:我希望画面有意的引导观众的视线,强化前后对比的关系。
网上各种教程很多,大家也对一些类似景深合成的技术有所了解,但很多人处理不好画面,处理后整个画面粘在一块,前景的花清晰的可以数毛,背景的山也好像就在眼前。这样做一是不符合人眼对画面的判断,二是处理后的画面显得呆板,视线不知道往哪里放。
当然我也喜欢用景深合成,但我更喜欢在操作后对画面进行一定区分。
下图所示,我调成了黑白可以更直观的看到,2不会比1看起来靠前,4不会比3看起来靠前,画面层次不乱,就能有很强的纵深感和效果。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图都是这样,这是看现场天气和自己对现场环境的主观思考。



下图,拍摄时候在一座桥上,前景很空,只有中远景,用树影的暗部和夕阳映照的光线亮面明度和冷暖区分画面。

下图,阴天的情况,通过透过云层的光线来区分远景和近景的关系。

下图,画面的重点在于中景废弃的村庄建筑,而弱化背景强化纵深感和立体感。


下图,画面的重点是在建筑,我选了一个日出顺光的时间去拍摄,阳光将金属感十足的建筑映照的美轮美奂,弱化前景反而能拉开空间,集中视线,符合人眼观察习惯。

总之拉开空间感可以是明暗关系、虚实关系、冷暖关系等,具体怎么做方法多的是,每个人都有不同手法和操作习惯,我不是后期教学,只强调大家在后期的时候应该有意识的去考虑。
我反复强调所有的后期应该根据前期在现场拍摄的情况进行后期的还原,观众感受摄影师的看到美景的拍摄心情,感受现场环境,而不是机械的对画面进行处理。
多思考自己希望给观众带来的画面效果,再去决定一次出门怎么计划线路,怎么在最恰当的天气、光线站在自己认为最满意的机位上拍摄照片,把自己想要的风景通过前后期的努力共同表达出来。
希望大家都能拍出自己喜欢的照片。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