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庄和荩园
城市佳能米拍精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旅行日志图文故事米拍摄影学院Seeker追光者米拍宝藏摄影师浪潮视觉
2023-12-05
我真的不愿意将如此清雅别致的“荩园”和精神病医院联系在一起,但历史的轨迹如此延伸,也别无他法。
戴庄花园,原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戴鉴(号石坪)的别墅,故名“戴庄”,后转给了当地官僚富豪李澍作花园,改称为“荩园”,曾有“尘世蓬瀛”之雅称;一百多年前,德国天主教神甫福若瑟在济宁城开办若瑟医院,在城北戴庄开办天主教堂,在国际上知名度很高,据说,写信只要写上“中国戴庄”就可以准确无误的投递到这里。
明清时期的山东济宁,地处运河要冲,商业繁荣、官署众多,城内外私家园林遍布,据清道光《济宁直隶州志》卷五“名胜志”“园亭”条统计,明清之际就有50处之多。素有“小苏州”之称。清末运河漕运停办,济宁园林虽亦渐凋零。至民国初期仍有意园、怡怡园、溷园、西园等大小宅第园林20多处。延至今日,惟余一座荩园主体尚存。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德国天主教会圣言会鲁南教区主教安治泰,购得了李氏庄园与田产,开始在此修建教堂并开展传教活动。三年后,安治泰对李氏庄园逐步改建和扩大,修筑了大教堂以及教区、学校、医院、工场等多种楼房馆舍。聘请了德国贵族出身的著名汉学家威廉.冯.汉斯为其规化设计。其中,把荩园面积扩大了4倍,形成了中国园林独特风格与欧式园林相互协调,相互补助的中西合璧的大型园林建筑,在山东省内名声颇著。上世纪三十年代,国内知名人士来济宁者,教会方面都要邀请去戴庄游览,借以扩大社会影响。如:孔祥熙,梁淑冥,韩复榘,于学忠,何思源,孔德成,于斌,李树春,孙桐萱,余心清等。
教会建筑中圣堂为主体建筑,也是宗教活动的中心场所。坐西朝东,灰砖白缝,圆形门窗,为哥特式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圣堂共30间,内18根通天石柱支撑,灰瓦覆顶,现存一方“宣统三年五月”(1911年)石刻,当为此堂的建筑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外籍教士神职人员先后回国,戴庄花园收归国有。在这里先后设立了康复病房、疗养院,现为山东安康医院。其中“荩园”保存完好。
教堂北部是十余亩的“圣林”,里面苍松翠柏,碑碣林立,坟冢罗列,福若瑟的坟墓居于中央,其他神父之墓分列两旁。戴庄天主教堂是鲁西南的传教中心,也是当时天主教“中华圣言会”总部所在地,在国内外影响巨大。
“荩园”位于教堂西北部。叠石修池,堆山筑亭,安台建榭,莳花秀木,积翠成香,朱栏临风,借景配景,步换景移,遂成为济宁“园林之冠”。当年,众多达官显宦、文人墨客来到济宁者,大都会应邀到园中一游,亦有众多文人留有题咏荩园的墨迹石刻等。
游览整个园林,既有南方园林之精秀,又有北方园林之庄穆,亭台水榭,雕梁画栋,古木森天,给人以古朴幽静之美。小桥、流水、鸟声、绿荫,汇在一起就是一幕颇有意境的风景画,丝毫不逊色于苏州园林。在周围西式建筑的映衬下,形成南北兼容、中西合璧的独具特色。
假山嶙峋,水榭小亭,古木森森,曲径通幽。这是我曾想到的雅致。以荩园之偏,谁又能想到竟还有这样的幽景。
而在众多的古稀树木中,最奇异的就要属那两株流苏树了。华夏群英踏芳雪,最美荩园四月天,今年流苏开花的时节,格外轰动。网络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到“四月雪”的魅力。去往戴庄的道路上人流不息,络绎不绝,很有一些“紫陌红尘迎面来,无人不道观花回”的意思。
戴庄天主教堂还曾经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巨野教案”,又称“曹州教案”。为胶州湾租借、青岛近代开放的肇始。
荩园、教堂、医院,这就是戴庄的过去和今天。
戴庄以中国大陆唯一冠以“圣”人的神甫,圣.福若瑟而著名。
今天,人流如潮,观花者众,而习史者寡。百多年来,园林和教堂,这两种中西文化的典型建筑样式和功用,在这不大的空间里相互依存,和谐共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