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扫码和TA交流

胡同文化

对话摄影师图文故事

2025-08-10

  挺简单的一个聚会的地方,在每个村子里有好多个点,有大的胡同,有小的胡同,人们会就近去一个固定的聚会场所,一般是女人居多,但是男士们也会在这里驻足,小孩子们会在这个点附近跑来跑去。

  谈话的内容无非就是聊聊天,说说自家就近发生的事情,主要成员是老人和孩子,还有看孩子的年轻女人,她们都有时间。一边聊天一边看着孩子玩耍,或者有的拿着点活计,一边干着活一边和大伙聊天,也闲聊一些别人的事情,或者最近的新闻,大家也都一起帮着干活。几许凉风吹着,几声孩子的啼笑,一些择菜和手工的活计也就完成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更紧密。人本来就是喜欢群居生活的,所以早饭过后,收拾了屋子,就三三两两的出来了,大家一起说笑,一起干活,似乎这样时间过的更快更有意义,不必自己闷在家里。与其说胡同文化,不如说这是一种简单古老的生活方式。

  上班的年轻人白天是很少站在胡同口的,不过晚饭过后,出来的年轻人多一些,站在胡同后吹吹风,就当消化一下,听着她们聊天,有一句没一句的搭个腔,虽不算特别融洽,还是很惬意的,工作的事情慢慢飘远,眼前的小事也让人放松下来,下次有时间他们还会出现在胡同口。

  老人的生活是单调的,有孩子看的老人还是比较幸福的,她们的日子过的忙碌且充实。她们也喜欢带着孩子一起在胡同口玩,孩子和孩子也就一起玩去了,老人和老人聊天。不看孩子的老人的生活比较简单,她们除了吃饭收拾家务就是在胡同口呆着。聊会闲天,是她们排解寂寞的最好和最简单的方式。对她们而言,那就不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她们更是准时守候在胡同口。

  村里的小孩哪个不是在胡同里长大的,从小被抱着开始,她们就加入了胡同生活的行列,孩子们也是从小都认识,倘若那个人临时有急事,也可以把孩子托付给邻里照看一下,孩子们也更喜欢邻居家的饭菜。这也是一种互助合作模式,人们的都热情的喜欢这种方式,这也是以前的人们不容易抑郁的原因,小孩子们也一起慢慢在胡同口玩耍着长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