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藏羌彝走廊影像艺术节隆重举行
2019-12-07
为深度挖掘、持久记录藏羌彝走廊地区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人生百态、社会进步,为历史留存珍贵的历史影像,充分展现藏羌彝走廊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促进走廊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12月6日,首届藏羌彝走廊影像艺术节在西南民族大学隆重举行。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钟熠致辞并宣布艺术节开幕。钟熠书记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艺术节以“新视觉、新观念、新青年”作为理念,记录摄影人对影像的理解和对这个时代的思考,采取单元展的形式,融合了不同主题和文化的作品单元系列,将校内展和校外巡展相结合,展览期间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在西南民族大学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七年的摸索与沉淀后,艺术节正成长为更多元、更高水准、更具品牌化的摄影学术活动,为更多的影像相关专业学生与摄影师创造一个实在的、开拓思维、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
藏羌彝走廊位于中国西部腹心,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南来北往、繁衍迁徙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廊道。千百年来,藏羌彝等诸多少数民族在这一地理空间中繁衍生息、迁徙往来,形成了这里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区域内自然生态独特,文化形态多样,文化资源富集,孕育了特殊的风土民情与文化,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沉积带,在我国区域发展和文化建设格局中具有特殊地位。
此次艺术节由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摄影专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委会、四川省民族文化影像艺术协会主办。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张曦,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秘书长,中国民族学会理事朱靖江任总策划。四川省民族文化影像艺术协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杨成龙、副主席高秀清任策展人,著名纪实摄影家杨延康,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摄影专业主任、四川省艺术摄影协会副主席贺飞任艺术总监。
据悉,首届藏羌彝走廊影像艺术节由“5个1”组成:即一个作品展播,鲲鹏青年影会优秀作品展映和摄影单元;一场学术报告,中国西部影音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一个论坛,民族文化影像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一场新书发布会,《藏羌彝走廊影像》新书发布;一个颁奖,颁发“藏羌彝走廊上的明珠”奖牌、颁发“民族影像创作基地”牌,“民族影像奖”颁奖及颁发展览证书。
首届藏羌彝走廊影像艺术节启动以来,得到了广大摄影家及摄影爱好者的广泛响应,积极申报,踊跃投稿。经组委会评选并公示,产生了15名获奖作者,其中:纪录摄影类9名(丁宽亮、朱晓安、李铭、宋金钟、张伟、周建勇、栾远春、高屯子、郭辉),摄影理论类1名(邢千里),纪录摄影类提名5名(王淳、张衡、范晋、郭光辉、蒋建华)。丁宽亮、朱晓安、李铭、宋金钟、张伟、周建勇、栾远春、高屯子、郭辉、王淳、张衡、范晋、郭光辉、蒋建华、杨成龙等15人举办了个人展览。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朱靖江老师宣布荣获“藏羌彝走廊上的明珠”“民族影像创作基地”“民族影像奖”获奖者名单。
开幕式上,理塘县驻蓉办事处主任扎西泽仁、壤塘县文联副主席倪鹏飞、黑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兰国才分别从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钟熠、西藏自治区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旺久多吉、著名纪实摄影家杨延康三位颁奖嘉宾手中接过“藏羌彝走廊上的明珠”奖牌;四川省民族文化影像艺术协会、四川金融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杨成龙向西蜀林盘颁发“民族影像创作基地”牌匾;四川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唐海涛,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摄影专业主任、四川省艺术摄影协会副主席贺飞,四川省公安文联主席侯逸安,四川金融文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四川金融摄影家协会主席潘凌向获奖民族影像奖及提名奖的15名摄影师颁发了“民族影像奖”奖杯及展览证书。
当天上午,参加活动的全体嘉宾和社会各界朋友,一起观看了鲲鹏青年影会展映,聆听了朱靖江教授所作的《中国西部影音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学术报告。胡海、朱靖江、耿静三位专家、学者主持《民族文化影像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圆桌论坛,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民族文化影像艺术协会顾问、凉山州摄影家协会顾问,《凉山摄影》创办者、总策划海来阿平,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民族研究会常务理事,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蒋建华女士,四川省微电影艺术协会会长肖建兵参加了论坛讨论。
本次艺术节艺术总监杨延康表示,通过举办藏羌彝走廊影像艺术节,为推动藏羌彝走廊地区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深度挖掘藏羌彝走廊地区的历史演进、民族融合、文化变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获奖摄影家高屯子在谈到《十年寻羌》时表示,我用十年时间,以影像和文字去纪录、书写夕格羌人大地震之后迁徙与回归的历程,是想向这个时代提供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田野范本: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与回归中,如何完成人与自然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的交融;如何重构新的生活式样与精神信仰;如何坚守对天地精神的敬重、祖先亲人的感恩。
据四川省民族文化影像艺术协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杨成龙表示,举办首届藏羌彝走廊影像艺术节,旨在通过以民族学、人类学、影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充分挖掘影像在文献与史料方面的价值,促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此次艺术节得到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美行思远国际教育机构、米拍摄影社区、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微电影艺术协会、四川辛未影业有限公司、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国际演艺学院摄影系、成都理工大学教师摄影协会、四川省教育摄影协会、四川省艺术摄影协会、四川省女摄影家协会、大可影像工作室、VideoGoal 影像狗、黑羊墙影像、LakeVision高端婚礼摄影工作室、明嘉影像、《1314》杂志、西南民族大学摄影协会、不为摄影工作室、成都维骏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深度合作与大力支持。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朱靖江,西藏自治区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旺久多吉,著名纪实摄影家杨延康,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民族文化影像艺术协会顾问、凉山州摄影家协会顾问、《凉山摄影》创办者、总策划海来阿平,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耿静,四川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唐海涛,理塘县驻蓉办事处主任扎西泽仁,壤塘县文联副主席倪鹏飞,黑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兰国才,四川日报资深摄影记者李向雨,四川美术出版社项目中心主任张慧敏、高级编辑陈娟,四川省民族文化影像艺术协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杨成龙,四川省民族文化影像艺术协会执行主席、成都市摄影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周建勇,四川省民族文化影像艺术协会副主席郭辉、杨黎明,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理事、长征文化研究学者任大跃,四川省公安文联主席侯逸安,四川金融文联常务副主席、秘书长潘凌,四川省摄影广告家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园,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班翔,陕西省铜川市老年艺术大学校长、摄影家宋金钟,四川省微电影艺术协会会长肖建兵,西南财经大学教工摄影协会会长赵铭,四川大学摄影协会秘书长邵小明,成都理工大学摄影教师、成都理工大学教师摄影协会会长朱晓安,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民族研究会常务理事蒋建华,雅昌摄影签约摄影家、新华社签约摄影师、经典汇签约摄影家、四川省企业家摄影协会无人机航拍专委会会长孔胜,达古冰川景区王志武,以及获奖作者代表范晋、郭光辉、张衡等专家、学者,西南民族大学师生、达古冰川景区及来自省内外的新闻媒体、摄影机构共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及相关活动。
图文来自天府视点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