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张
元江河谷的清晨
晚上下过大雨,第二天日出后,河谷及山间的水汽被蒸腾出来形成一片一片的云海。站在上,甚至可以看到山下南洒水库。
- 6张
雨天的地坛没有海
只有安静的绿树和草坪。 📸 Fujifilm GFX100RF 🎞️ Reala Ace
- 1张
蓝天白云下抬头一看,飞机怎么这么大
街道位于机场附近航路上,飞机几乎贴着建筑飞过
- 18张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
📍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 📸 FUJIFILM GFX100RF 8月19日是世界摄影日,从1839年到现在,影像技术也经历了技术的突破和飞越。相对月以前巨大的器材和较慢的显影显像法,现在人们可以拿着轻巧的相机去到世界各地拍照,也诞生了如GFX100RF这样的便携中画幅数码相机。我拿着这台相机拍摄了不少上海的街头和建筑。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的整个建筑群还是一个“盒子”,就如我所看到的只是一个角落。走到正面入口处,巨大的中庭震撼了我。 由红铜色铜铝复合板幕墙构成的内凹峡谷空间,通过横向线条随机组合、层间错缝的安装方式形成的历史河谷,营造出时光磨砺的肌理感,也有种身处羚羊峡谷的感觉。 FUJIFILM GFX100RF在拍摄这样大体量的建筑时,等效28mm广角段稍有不够,但是也能涵盖下主要元素,并且因为像素够高,不行就远一点再拍广点,回来裁剪和矫正。快速切换焦段方便,且1亿200万像素的照片还是非常有质感。
- 16张
百年前的宰牲场
1933老场坊由英国设计师巴尔弗斯操刀主持,上海余洪记营造厂营造,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 建筑融汇了东西方特色,整体建筑可见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而外方内圆的基本结构也暗合了中国风水学风水学说中 “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无梁楼盖”“伞形柱”“廊桥”“旋梯”“牛道”等众多特色风格建筑都体现出当时的先进技术,整个建筑内部也有点迷宫的意思,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的光影和空间的变幻呈现出整个建筑的独特性。 整个建筑体采用英国进口的混凝土结构,墙体厚约50公分,两层墙壁中间采用中空形式,利用物理原理实现温度控制,里面温度较低,加上有遮光,就算是夏天拍照整体感觉比较舒适。 📸 Fujifilm GFX100RF 🎞️ Pro Neg. Std
- 20张
首发拿到XE5,尽管阴天也迫不及待的去扫街
?FUJIFILM X-E5 +XF23mm F2.8 R WR ?️REALA ACE ?️ Capture One 之前已经上手使用过XE5,拿到新机后,第一时间到户外进行更为全面详细的使用。 同样也是黑色和银色两种色彩的机身,银色机身还是好看,复古造型非常吸睛,称之为可换镜头的X100VI也不为过。 相比于上一代,此次X-E5采用了旗舰同款的X-Processor 5影像处理器以及APS-C画幅4020万像素X-Trans CMOS 5 HR传感器,因此这台相机无论是在画质表现还是对焦性能上都带来了全面的升级。并且因为可换镜头,实际要比X100VI更好用。 快门声音感觉不错,对焦速度挺快,试了追焦卡丁车和摇摄,方便太多了。人眼、人脸识别也精准,搭载5代处理器的富士相机,包括中画幅,镜头还OK的情况下对焦都值得信赖,比之前进步很多。 机身有防抖,搭配中长焦镜头能稳很多。除了波轮切换胶片模拟,机身还有跟RF类似的快速裁切档杆,分别是等效50mm(约2000万像素)和70mm(约1000万像素)。 套机头23mm F2.8的套机头日常使用也方便,厚度约2.3cm,重90克。
- 16张
为什么云南有这那么多人戴帽子? 因为太晒了。
防晒霜什么的都不好使,我就是因为光擦防晒霜不戴帽子,结果也晒成了民族黑。走在民族村里,川渝的游客都来问我是不是佤族~~~ 少数民族地区街头各式各样戴帽子的人,也是值得拍摄的素材
- 14张
这就是云南,广场上随意舞动的情绪
7月中旬我回到了云南,呆了3个星期,以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和居住环境为主题,从河谷到山间上山下乡,晒成了佤族,走访了傣、彝、哈尼、白等多个民族县地村寨,以自己的感悟和镜头记录下一些画面,未来一部分内容都是此类主题。来到新平,在火把节开始之前,已经有不少盛装的人来到广场上,载歌载舞提前开始了庆祝!
- 10张
今天国际猫猫日
因为过敏没养过猫,但一直很喜欢猫猫,在城市和街道,很多时候猫都是摄影师镜头对准的目标。这些可爱的家伙头一秒还感觉威武雄壮,手伸过去就开始卖萌了
- 9张
无言的情绪
只需要用画面阐述
- 12张
晴天的傍晚,用富士ETERNA拍出电影感
📸FUJIFILM GFX100S +GF35-70mm 🎞️Eterna 🖥️3DLUT 很多电影感的画面色彩,都很强调色彩之间的关系,如互补色(红与绿、蓝与黄等)在画面中的相互作用,可以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或和谐的视觉效果。青(冷)橙(暖)色调是很常见的一种方式。而较多电影的画面虽然是暗调,但直方图很长,保留了较多的细节,所以在拍摄的时候我选择了ETERNA胶片模拟,低对比、低饱和,但能保留很多细节。再套用3DLUT还原色彩,并且针对局部色彩和白平衡使用不同的LUT文件来控制。 画幅比例上我选择后期裁剪为1.85:1。尽管只有轻微地加宽,和16:9很接近,但经过银幕几十年的洗礼,它还是让观众感到观看的内容是与电影有更强关联的,而不是电视。无论这种差异多么微妙,观众是可以感觉到。相对于2.35:1或者机器自带更宽的65:24,1.85:1更好控制构图,能够包含相对多的一些画面元素。过往的很多好电影《奇幻森林》《侏罗纪公园》《出租车司机》《辛德勒的名单》《海边的曼彻斯特》都采用此画幅比例。
- 15张
听说照片宽一点的话会更有故事感?
? Leicaflex SL + Summicron-R 35mm/50mm ?️ KODAK Proimage 100 / AGFA VISTA 200 ? Port Douglas, Cairns 翻到库存照片,什么时候拍的我知道,但什么时候裁的我忘了,虽然那些年不太会拍照,感觉裁的还不错,当然现在也不太会拍。
- 14张
当画面中多了个人影时,照片就会生动许多
📸 Fujifilm X-M5+ 星曜 28mm F2.8 街头摄影发展至今,已经经过多年的历史沉淀。从早期尤金·阿杰特(Eugène Atget) 以冷峻视角拍摄无人的巴黎街景,捕捉城市朴素肌理再到布列松强调构图与时空的准确契合的“决定性瞬间”理论,亦或者是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的《美国人》,通过无人的街景来表现人文环境。再往后涌现的许多知名街头摄影师,有拍摄街头人像百态的,有聚焦巧合有趣的错位瞬间画面,有注重色彩表达和不同空间中人物的,其实街头摄影有很多内容可以去拍摄。 那么也有不少摄影师以旁观者的视角,试图不去干扰街头人物,着重强调光影结构,把人物抽象为图形元素,甚至有时候人物是不经意间闯入画面,为整个街景增加兴趣点,这样就是我所说的当画面中多了个人时,照片就会生动许多。在建筑空间摄影中我们需要比例人的存在,除了展现建筑和空间的尺度,也连接人与空间的关系。到了街头,尤其是在大型建筑楼群中,街头的小人作为一个元素,不管是剪影还是背影,也都可以成为画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星耀28mm扫街时F11估焦,非常好用。
- 18张
槟城夜间故事
夜幕降临的槟城乔治市街头,我们见到了聚会后分别的朋友,演奏传统乐器和didgeridoo的俄罗斯小哥,挂满红灯笼的街市,吃宵夜的司机,门口睡着的老人,还有午夜12点天后宫。这一切可能都是日常的一部分。
- 11张
拍人像并不是一直都得开大光圈
📸 Fujifilm GFX100RF 🎞️ Reala Ace 很多人都评价这个GFX100RF相机的35mm F4镜头不行,光圈不够大或者焦段不够长,这本来就是一个定义为人文纪实和街头摄影为主的便携中画幅,拍花和打鸟并不是它的特点,但是拍人像行不行? 有不少人像照片都喜欢用开大光圈拍特写,保证背景有足够的虚化,突出人物主体,照片固然好看,但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得光圈开大,棚拍不用说了,外景的环境人像也要看环境而定,很多街拍也不是全都大光圈。 在外滩源的时候我还用GFX100RF拍了一组人像,考虑到周围建筑的特点,我觉得用稍广一点的镜头加适当的光圈呈现一些环境的元素是必要的,光圈基本F4-F8,有一点背景虚化和景深。主要使用35mm、45mm和63mm来拍摄,虽然是机内裁切,但一亿像素在这里,就算是使用63mm(等效50mm),拍完还有约3100万像素,是足够用的。且等效35mm和50mm为主,畸变也好控制。并且就算是用等效28mm扫街,很多时候自己回去也得二次构图, 裁切变焦是机器的一个功能,为什么不用呢?我个人是觉得变焦拨杆挺在使用中构图挺方便。
- 12张
来感受一下富士中画幅的亿点点震感
📸 FUJIFILM GFX100S 🎞️ ACROS + G 阿那亚这地方日出太早,很快就进入了直射阶段,又晒又热光线也不好,不拍建筑也不拍人像还能拍什么? 去马房拍马!有一天无意间去了马 会,这里有可爱的矮脚小马,也有高大的纯血马。马房可以入内参观拍照,虽然光线很暗,但是窗口是很好的逆光和侧逆光,尤其是刚冲洗完的马,油光锃亮的毛发+身上的肌肉线条,很好的光影。富士中画幅的宽容度能较好的应对这种大光比,而且使用中长焦,一亿像素能呈现很多细节,真就是数毛啊。有栏杆遮挡,想拍全了也不容易,索性暗调黑白,聚焦局部。
- 9张
卡丁车场也这么好拍
利用vivo 丰富的焦段,从超广到长焦,卡丁车场也出片
- 1张
日出的清晨
日出前的清晨,在阳台上拍到了绝美照片
- 1张
夏日夜晚
在路边玩影子的人们
- 1张
夏日泳池
傍晚时分,阳光正好,色彩非常讨喜。戴红帽子的救生员恰好走过旁边。
- 1张
夏日的海
难得早起看日出
- 1
- 2
- 3
- 4
- 5
- 6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