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三河市东北方向的灵山,山风清朗,群岭静卧,一座历经千年的古塔悄然伫立于云烟之间。这便是始建于辽代、明代重修的灵山塔,一座昔日“闻名百里”的胜景古塔,乾隆年间即被誉为“三河八景之最”,被题以“灵泉漱玉”之名。 灵山塔通高13米,八角五层,砖砌而成,形制为楼阁式实心砖塔。塔基以下设有须弥座与覆莲座,砖雕牡丹、芍药错落其上,线条繁复而不失典雅。塔身逐层出砖檐,檐下悬系风铎,轻风掠过,便听得叮当如编钟,声动山林,韵传十里。每层塔身刻有“佛”字,并饰以卷草纹假门窗,券脸圆拱,工艺精致,意蕴绵长。 塔顶为典雅的八角攒尖式结构,覆以琉璃瓦,灿然映日。风过之处,铃声与山语共鸣,仿佛诉说着古塔千年的清寂。清代贡生韩璋曾吟咏于此:“最好晚钟敲罢后,塔腰高处白云横。”一联诗,将塔之清幽与灵山之秀逸,写得空灵入画。 如今,古塔虽历经风雨,然1998年经三河市政府修缮加护,周围环以汉白玉栏杆,复现当年庄严风貌。它不仅是明代楼阁式砖塔的研究实物,更是三河文化地脉的见证者,镌刻着辽风遗韵与明清风骨。 若有一日黄昏可登临灵山,伫立塔前,看塔影横云,风铃低吟。
#纪实# #建筑# #风光# #古建筑# #哈苏# #大疆# #河北# #廊坊# #三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