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扫码和TA交流

技术贴|摄影师是大自然光线的搬运工

视觉美食摄影食摄学院食摄马也视觉搭配马也语录十三讲模拟自然光大自然光线

2020-06-19



一、哪种摄影作品适合搬运自然的光?



A、人造视觉系

虽说摄影是用光的艺术,但是光分为不同类型的光。

有一些拍摄类型中的光线由摄影师创造而出,制造出我们在平常生活中不常看到的光线场景,这种光线呈现的方式,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它很美很炫很酷。




(点击放大)


B、真实联想系

有一些类型的拍摄是:我们要创造出这样的视觉—让人们看到之后能够调动起人们对于真实世界和以往记忆中情绪的联接。


(梵高)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得多方面一起配合完成,比如符号的象征、道具的加入、色彩的运用等等,当然也包括那个真实世界中光线的特性。

如果是此种类型的创作,就适合将大自然中的光线概念搬运到摄影作品中。


(小罐茶)

(古风采采)




二、搬运自然光,到底在搬运什么?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模仿一个人,最最重要的是模仿到这个人的特质,画画、雕塑亦是如此,光线也是一样。想要模拟某一个季节、一天中的某一个时间,某一个场景下的光线,就是要找到此刻这个光线的特质。


(爱德华·韦斯顿 )

其实把握光线特征的核心就是把握—三光概念,即光质、光比、光位。

这个可以参考马也语录第六节—三光概念。「惊雷!这马也语录受人瞩目!单课也让人六神无主!

(点击识别二维码报名)





三、如何收集大自然中的光线灵感素材?


A、我要找到她

找到它的核心是细心观察日常生活中、自然界中的光线场景。

比如在阳光照射下的云朵,比如水面上波光粼粼的光影,比如不同时间段树枝树叶的投影,比如清晨从落地窗照进屋子的晨光,比如午后撒在餐桌上慵懒的阳光……


 



B、 我要好好看看她

细心观察到底观察的是什么呢?

比如夕阳下的火烧云,观察此刻云朵中包含的颜色以及颜色的形成,云朵的形状,光线透过云层之后明暗的变化,云与云之间互相重叠相接稀稠浓密的过渡,一阵风吹过,云朵之间颜色互相辉映、光影互相影响之后的变化……



( 克里姆特)

C、 我要带走她

养成随手拍一些光影灵感素材的照片和视频,带她回家才是王道。


(爱德华·韦斯顿 )


案例解析


1、粽子

此表达的是江河的概念。江河的光线可以提取两处:

A 波光粼粼的水面

因为此处是卡纸和江面上淡淡的雾气,不宜波光粼粼。

(大董▪董到家)


B 水和岸相接的地方都有一道高光,这道高光就是搬运的对象。



2、松风雪竹

画面表达林中松风雪竹的意境。

(大董▪董到家)


榛子林一般在北半球我国东北地区,松风雪竹是冬季的场景,冬季太阳在南半球,此时太阳的投影会比其他三个季节更长。太阳直射光不像夏天那么苍劲,所以树影投射在雪地上,影子边缘不是那么锐利、但又不是那么虚。

此刻要搬运的光线特征是:

A 被拉长的树影

B 稍微发虚的影子边缘

C 投射在雪地上偏淡(没有那么黑)的影子




  


3、大棚中的番茄


(本来生活)

生长在大棚中的蕃茄,周围被塑料薄膜包裹着,太阳从一个方向照射过来,番茄上有大面积的受光,也有相对方向上薄膜大面积的反光,在摄影棚中用大面积的硫酸纸来模拟塑料薄膜的形状。这种布光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搬运。





本文文字由食摄马也公众号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仅限于非商业性信息传递之用,如有侵犯您正当权益,请联系我们,并致以歉意。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