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扫码和TA交流

有种空气感叫滨田英明

人像记录故事学习设计自我风格世界很美创意修图米拍摄影学院我想听真话

2021-01-10

喜欢空气感日系摄影的朋友,对这个名字应该是很熟悉的了。

他的作品清新、纯凈、通透,画面的每个角落都洋溢着不含任何杂质的空气感

看着让人真舒服


滨田英明 (Hideaki Hamada)


在摄影圈里相信大家对这名字都不陌生。

 1977 年生于日本兵库县淡路岛,现居大阪,于 2012 年从设计师转行成自由摄影师。

其作品活跃于《KINFOLK》、《FRAME》、《THE BIG ISSUE TAIWAN》杂志、广告摄影等领域,并曾任「濑户内国际艺术祭 小豆岛 酱之乡+坂手港计划」官方摄影师。

 有不少人认识滨田英明,都是从他拍摄自己两个儿子 Haru 和 Mina 的生活照开始,其实摄影在当时对他来说,还只是业余兴趣,如今却变成他的专业。


滨田英明的想法

“我没有想要用照片去刺激人,有些摄影师会拍摄战争或是怵目惊心的场景,那也是一种传达的方式,但并不是我想要做的。我想拍摄的是理所当然的事物。就像墙上这一道光,我想将这种日常之中的美好传达给看照片的人。”

“很多事情会存在我们的记忆之中,只有看到照片,感情才会重新被勾动。我希望照片可以有这样的功用。

所以即使看的人也许没有看过我拍的景象,但是他会跟他自己的生活连结,与记忆交互作用,然后产生自己的想象。”


“我希望我的照片能够让人思考自己。不仅想到过去,也会想到将来想要做的事,这时候忘记照片也无所谓。”


滨田英明的秘诀

一般喜好拍照的人也向往这种细微的美好,可是我们并不总是能够成功,很多时候,日常就只是日常,所以那个从日常之中唤起我们情感的关键是什么?滨田英明举了一个例子:“假设我要拍一杯水,我不会直接去拍那杯水,而是那些水渍。因为我不想照片马上可以被理解,而是需要一些思考。


“我想我之所以可以拍出大家有感的照片,也许是我常常会在跟人对话的时候,注意对方对什么事情感兴趣。”

这其实也很像小孩,热切观察这个世界的趣味之处,以及那些人们也觉得有趣的事。

“我们每个人虽然不一样,但是我们都有小时候的记忆。我大概是能够保持小孩的观点,所以可以唤起大家的记忆。”


滨田英明追求一种照片的共感,这种共感不会受到地域与文化所侷限,在这个意义上,他不会(也不应)被所谓「日本风格」的框架限制。他说起了一个特别的经验:曾经有台湾的案主要求他拍摄日本风格,但是他完全不知道那是什么。结果拍完之后,案主很高兴地说,这就是日本风格。滨田英明说完这句话,秀出了他手机当中的 Instagram 图片,他说这些都是在台北拍的,难道这也是日本风格吗?在这问句背后,他没有说的是,他只是在不同地方拍照,试图发现一种大家可以共同感受的美好。



作品欣赏


金光大阪吹奏楽部




写真




この世界の片隅に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的欣赏,

各位要是想看些什么类型的作品可以留言给我的哦。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