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扫码和TA交流

寻找“消失地平线上”的香格里拉——即刻滇赴香格里拉篇

香格里拉色彩云南汽车自驾雪山旅行日志图文故事评测高合

2021-12-03

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他在地图上画出一条呈45 °的直线,从东北的黑河到西南的腾冲,贯穿了整个中国。


这是一条脆弱而美丽的走廊,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游移不定,耕作的农田与放牧的沙地相互交错,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在此碰撞和交融


如果把胡焕庸线仅当作分界,你就会忽视它本身的宽度。只有置身山河,历见天地,世界才会在我们的眼前展开。


一千公里的自驾体验,抵达远方,也抵达我们自己。

分界线并不能代表什么,破界与融合,才是“破晓者”的征途!以信仰敬畏,致前行无畏,突破极限,想,往更高!


HiPhi X初见即惊喜

雪山与峡谷在融汇、草原和森林在交织、神秘的藏传佛教,气势恢宏的庙宇,梵音送走了苦闷、经幡飘向了远方;这里是詹姆斯希尔顿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创作的源泉。

“香格里拉”曾是被虚构理想世界的名字,但却又真实地存在于跨越中国滇、川、藏三省,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它不仅是一个地名,更代表着人们心中伊甸园般的世外净土。


2014年一场大火燃尽了独克宗,但也重塑了独克宗。如今站在英迪格酒店的平台上,抬头是威武雄壮连绵不绝的雪山,低头是古今交融的藏式民居与寺庙建筑的融合,古老的文明,在这里生生不息。


悠扬的旋子,飘扬的哈达,这仪式感拉到满格的欢迎方式,令人欣喜!



拿到钥匙,老司机心潮澎湃,这台亮橙色的HiPhi X即将陪伴着我们度过6天的自驾之旅。



汽车人出发,来一场初识的浪漫邂逅吧!


并肩于雪山之巅——白马雪山

雪山是亘古不变的时间见证者,望着它,你就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从独克宗古城出发前往德钦县,沿着G214国道,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上行驶,一路美景不断。


白马雪山隧道已修通,但如果你时间充足,老司机还是很建议大家绕行老214国道。

白马雪山如今已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住着雪豹、水鹿、滇金丝猴等珍稀保护动物。

保护区不允许游客进入,唯一可以近距离观赏它美好一面的方式,就是这条老路。

无限风光在险峰,公路于雪山并行,越是接近,越发感受到大自然的震撼,巨大的冰体近在咫尺,打开车门便是触手可及的壮美。


通向雪山的土路诱惑着老司机,很多人觉得铺装路面就是自驾的“边界”,因为大多数电车只能在城里代步,并不具备越野性能,开始我们对HiPhi X并没有过多期待。


真正的骑士,哪有什么“边界之分”


停在风马旗飘扬的垭口,大雪和烈日的交替中来袭,高原天气瞬息万变;但这种能够与雅拉雪山同框的机会实属难得,摄影师自然不会辜负大美的风景。打开车门的瞬间,天地万物、沧海桑田,仿佛都被展翼的翅膀收入囊中。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攀登者》里的一段话“人类是注定要走向未来的,大洋深处,喜马拉雅,甚至是外太空,我们就要在这个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当中,走向未来。”


在高寒缺氧的极端环境下,人类是渺小的,也正是这样的重重艰险,让人类向往着挑战它征服它,并在挑战的过程中获得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毅力。


拍摄结束时,我下意识地踩下刹车,车门全部自己合上了,无意间解锁了一个新功能,不自禁发出感慨:“这台车还真是好玩!”


离开垭口,顺着蜿蜒曲折的山道继续前行;深秋时节,雪山脚下的原始森林层林尽染;白雪皑皑的群峰连绵,犹如一匹奔驰的白马;一同编织出色彩斑斓的画卷。


这里有着典型的寒温性森林生态系统类,是中国低纬度高海拔保存比较完整而原始的高山针叶林区。





总体来讲第一次试驾印象深刻,加上周围美好的环境,真是令人愉悦的初体验!




滇藏线上的小布达拉宫——噶丹·松赞林寺

秋冬来松赞林寺,一定要看一场日出,守候破晓时分瞬间的惊艳。

观赏松赞林寺日出最好的位置,一个是寺院前拉姆央措湖,可以拍绝美的倒影;另一个在国道214的观景台上。


黎明时分,祈福的松烟托起薄薄的晨雾,阳光洒在大殿上,鎏金铜瓦熠熠发光,神圣而恢弘;

村庄和青稞架在晨雾里时隐时现,如油画般厚重的色彩,难得一个静谧的世界。

华丽的外表早已奠定它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年五世喇嘛亲赐名“噶丹·松赞林”,如今松赞林寺是云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康区有名的大寺院。


登上147层阶梯,稀薄的空气令人喘息,;嘉兴一路数着自己的步子,每一步都有力的踩在心脏跳跃的节点上。


巨幅的万字布帘,镀金的铜瓦,殿宇屋角的兽吻飞檐;寺庙顶端扎仓、吉康两大主寺金碧辉煌,气势庄严。

大殿内,佛像金身雄伟高大,存放了许多珍贵的壁画和唐卡,有着浓厚的藏传佛教特色,难怪松赞林寺在藏民口中有“小布达拉宫”之称。

松赞林寺是格鲁派僧侣们学习和生活之地,正殿前,偶遇僧人们三五成群围,挥舞着双手,击掌念经。


嘉兴问:“僧人们是在争论吗?”曾在拉萨的色拉寺看见过同样的场景,我和小强肯定的判断,僧人们这是在辩经。


辩经,是对佛教理论的辩论,是僧人们相互问答,促进佛法修习的一种方法,类似于大学的毕业答辩。


在辩经的过程中,诘问者会击掌发问,身随手动,阳光在红色的袈裟上跳跃,他们紧紧逼问的气势,带着强大的震撼力。


应对者,则要以不变应万变,任尔狂风骤雨,依旧气定神闲,山崩于前色不变。这一动一静,一明一虚之间,藏着藏传佛教的哲学思想与大智慧!


看完辩经,再近距离观赏寺院的细节。我们发现不论从建筑技术、规模、艺术乃至文化等方面松赞林寺都代表着藏式建筑的最高水平。


行走在这艺术和信仰的神殿间,摄影师总是能寻到完美的转角。


离开时,偶遇一位从茨中村坐了一整天大巴前来朝圣的阿妈,看着她阳光下灿烂的笑容,这千里迢迢的赶来,不知道想要完成什么样的心愿。


有人说这些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人们,生存环境恶劣,如果没有信仰作为精神的支撑,他们是很难毫无怨言的生活的。我不知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但藏传佛教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他们的心态如此平和,眼神那么清澈。


入夜后,我们再次回到松赞林寺,星光飞驰百万年,穿越黑暗幽邃的宇宙来到眼前;望着这份绚烂,心即可就被俘虏。


星空是古人对未知的一种寄托,也是现代人潇洒浪漫的精神向往。时间和生命有边界,希望和信仰没有边界;追逐星辰大海的步履不停,这是属于我们的信仰;不论是怎样的信仰,其实都拥有着超越时空的力量。




指尖上的传承惊艳了岁月——尼西黑陶

“泥沙入手经抟埴,光色便与寻常殊,当土与火相遇,应生为陶。”

中国人对泥土的感情源远流长,从远古洪荒到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依然对脚下这方泥土充满由衷的热爱。

从松赞林寺沿着国道214向西行驶38公里,左转驶入香维线;群山环抱之下,梯田重重叠叠,藏房错落有致。尼西乡汤堆村,这个旧时茶马古道上名不见经传的藏族村落,黏土俯首皆是,这里悠久的制陶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流传至今。


“尼西黑陶”如今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烧制技艺,其卓然质朴的漆黑陶器,形状奇特饰纹繁复的背后,是逾越时间鸿沟,解码尘封已久藏文化的钥匙。而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要亲手感受香格里拉最古老手工艺的魅力。


进入村寨,随便找个人问,都能找到目的地。拐进一座毫不起眼的小院,这里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尼西黑陶制作大师孙诺七林老师的家。孙老家族七代制陶史,这村里的工匠几乎都是他家的“学生”。主人家端上酥油茶和糌粑,热情款待着远方的朋友。


“这世上你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件手工黑陶,这是机器无法取代的传统手工技法,我们今天每个人手中所创作的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 说话的这位先生,是孙诺七林的儿子鲁茸恩主。


他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子承父业,传承发展了传统工艺制作黑陶的技艺。跟随深谙泥土奥秘的大师学习,我们要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陶胚。


一方木案上摆着自制的木头工具、手动转轮和原材料,这看似普通的黄土,其实已经经过了:采土、取沙、晒土、舂土、筛土、和泥,六道工序。


跟着恩主老师示范的步骤,用木锤沾水拍打黄泥,拍至厚薄均匀的片状,一块成圆做杯底,一块见方做杯身。


第二步将杯壁围在底座之上,再用木刀刮掉多余部分,就可放置转盘上,一边旋转一边用木拍沾水后拍打壶身使其紧致。


看似简单,结果大都是眼睛会了,手废了。想要厚薄均匀,没有裂痕,对于力度的拿捏,全凭多年的经验。


第三步用木槌沾水拍打杯口和杯底,同时用手在内部塑形。 最后用牦牛皮沾水摩擦外部抛光,用木刀修边,用木棍刻出花纹,一件陶胚就成型了。


看着老师手中光滑圆润的陶杯,再看看自己手里草胚,顿悟什么叫“技艺为骨,匠心为魂”。


在老师身上完全看不到急躁之感,每一次拍打都仿佛都已融入匠人们的血脉中,带着温度的手掌摩挲而来,一块陶泥最终成为质地细腻、造型精美的艺术品。


手工课上也有优等生,Martin用木刀,精雕细琢,将陶胚点缀上高合的LOGO。


外圆的智慧,内方的刚毅,《道德经》中“善若水任方圆,知行合一近于道”的理念。

这简单的图案蕴含了东方哲学天圆地方的哲理,也遵循了西方美学的黄金分割比例。艺术很多时候都是相通的,至始至终都贯彻着对于“美”的追求。


陶胚制作完毕后会阴干,再用松柴煅烧,盖上锯木灰,碳分子和泥土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后,会形成了黝黑亮泽的颜色,黑陶作品就完成了,等我们回家就能收到它。


好奇询问恩主老师教过多少学生,他笑言自己也记不清了,你不就是其中一个吗?


“浊水沉土,素胚雕饰,泥沙涅槃终成陶。”如果不是千里迢迢,车轮滚滚深入这滇藏秘境,进入了陶器的世界玩一次泥巴。很多人或许都不知道,原来在如此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社会中,还能寻回我们民族中千年来一丝不苟、孜孜以求的匠人精神。


工匠们肩负着的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之责,为中华文明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这拿捏了两千多年的质朴艺术,用“美”回报了岁月。如今的制造业也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让工匠精神薪火相传,赋予产品新的时代内涵。


时间飞逝,嗅觉敏锐的我,早已被一阵阵诱人的香味所吸引,在尼西乡的厨房里,黑陶将火焰释放的温度传递给食材。


当一碗奶白色的土锅炖鸡汤下肚,《舌尖上的中国》没有骗人;这其中鲜美,只有品尝过的人才知道,而我们也更加明白这美味背后蕴藏的深意。


执笔画神佛,起落皆修行——唐卡画院

独克宗古城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曾是繁华一时的茶马古道重镇,至今还能在斑驳的石板路上寻见马帮留下的蹄印。

古城民居的建筑材料大都就地取材,黄色的泥土和木质的木屋顶,成就了独克宗的基调;每逢月夜,银色的月光照亮白城,“独克宗“也寓意着月光之城。


在古城最高处龟山上,除了大佛寺之外,还有一座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镏金纯铜转经筒,想要转动它,必须要多人合力才能完成。


8年后重返独克宗,已经完全看不到14年火灾后的伤痕,对于古城里生活的人们来说,大火绝不是结束,而是毁灭后的重生。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当年火灾殃及之处,香格里拉唐卡画院。


穿过广场,进入大佛寺旁一座隐蔽的藏式小院,屋内藏香升腾弥漫,墙上挂满了精美绝伦的唐卡作品。


一位画师盘腿坐在画布前,用毛笔蘸取颜料盘中色彩,每一笔都凝神静息,似乎能听清笔尖舞动的声音。


主人在耳边低语:“画唐卡的过程,是一种修行,每一幅唐卡都凝结了画师的血汗和众神的护佑。”我们压低了脚步声,生怕惊扰这佛性禅心。


对唐卡的爱,源自8年前在佛教发源地尼泊尔的旅行,第一次接触到笔尖上佛国的魅力。后来去了西藏,走进藏民家中做客,才发现游牧在高山谷地间的藏家儿女,帐篷就是移动的家,唐卡则是移动的佛龛。


逐渐被那些耀目的图案所吸引,开始慢慢深入唐卡的世界,发现原来唐卡在中国美术史也自成一脉,堪称是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画院二楼,老师静候着学生们的到来。

想了解精美绝伦的唐卡,究竟是怎样画成的呢?

授课的老师会一边讲述唐卡“七宗最”,一边手把手教授我们绘制唐卡。

唐卡不仅是最神秘、最精致、最繁复、最耗时的艺术品,它还有着最严苛又讲究的创作过程。

绘制前需要向活佛问卜,选择吉日,沐浴净身,焚香祷告,一边涌经,一边备料。接着从准备画布、定位起稿、铺底着色、精心勾勒、描银铺金、剪裁装裱,到开光加持;绘制一幅唐卡需十几日甚至几年,难怪唐卡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工笔画”。

桌前陶瓷小碗内盛放着绘制所需的纯天然颜料,这些颜料由珊瑚、朱砂、青金石、绿松石等矿物提取而来,因为这些天然材料色质稳定,所以唐卡的色彩能够保持百年不褪色,并成为了最贵重的艺术品。


嘉兴感慨唐卡绘制很复杂,我也自觉任务繁重,好在我们今天只需要来一场入门版的填色体验。


用毛笔沾取颜料,在勾好线条的纸上着色;看似简单,实际笔触和力度都要良好的控制。这过程非常磨练心性,像是一场充满色彩的修行。

每个人都全神贯注,仿佛只有一丝不苟的勾勒,才能赋予唐卡庄严的灵魂。

唐卡画院的创始人格桑达娃先生,从小就开始学习唐卡绘制,年轻时也曾在尼泊尔、印度等佛教发源地游学,最后辗转来到云南,定居在香格里拉,一边绘制唐卡,一边收学徒,希望将这份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当年的大火,让画院荡然无存,烧毁了古唐卡200多幅,价值无法估量。亲手体验过,更加难以想象重建的艰难程度。

好在唐卡是画,又不止于画,它是地域文化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智慧,是个人才华的圆满结合。“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越来越多的人在了解它背后所蕴藏强大的文化力量之后,开始热爱它,保护它。


艺术带来内心的丰盈,不在拘泥于时间、空间、物质,自由而美好。展望未来,传统艺术在发扬光大,未来科技艺术逐渐登上舞台。


同样是精雕细琢,艺术的边界已经被不断地拓展;科学从艺术中获得启发和生命力,科技的发展也为艺术提供新的表现手段,拓展了艺术的表现空间。

当然所有的呈现都源自内心,就像乔布斯在《遗失的访谈》中说的:“这最终得由你的品味来决定。”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纳帕海

在香格里拉,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草原和湖泊随意切换。纳帕海藏语称为“纳帕措”,汉语意为“森林背后的湖”。它其实并不是海,是一个季节性的高山湖泊,也是云南省少有的亚热山沼泽和沼泽化草甸。

今年夏末秋初过量的雨水,再加上青龙潭、纳曲河、旺曲河水的注入,将纳帕海和依拉草原连为一体,形成了面积非常大的湖区。即便进入冬季枯水期,湖荡漾的湖水也丝毫没有消减的迹象,真成了海。


草原一片金黄,远山如黛,皑皑雪峰倒映于蔚蓝的湖泊之中,黑颈鹤、黄鸭、班头雁在草丛中嬉戏,日落前的纳帕海周围的景致实在太美。


当我们在环湖路上飞驰时,心情也随之飞扬起来。


一望无垠的湖泊,阳光晕染的树木,构成了靓丽的风景线。



路人用热烈的注目礼迎接着我们的到来,藏族大爷也不牵马了,一个劲的出来看热闹。



炙热的阳光将车身点燃,如同水面上跳动的焰火。“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热情奔放的丹岩橙赋予了车身活力,无论外界环境是如何,无论今天的心情是如何,只要看见着一抹靓丽的橙,就能拥有明媚温暖的好心情。


这颜色也自带高光属性,仅凭气场就能从茫茫车流中脱颖而出。好似一头凶猛的野兽,不畏人言不随大流,就是要“我行我素”。自然中对比色也是完美的陪衬,这颜色真心太抢眼了!


伴随着纳帕海的日落,香格里拉的行程正式落下帷幕,后视镜里,是通往伊甸园香巴拉的天路。


八年后的重返香格里拉,有回忆、有惊喜、更有期待!唯独这一次,不留遗憾。



-THE END-